第303章 真千金也是假的(22)(第1/2页)
章节报错
现在已经是1986年了,京城人的生活其实已经普遍好转,但是张家父母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件衣服恨不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张金凤觉得,都是自己拖累了父母。
她多次劝说,跟她妈说:“我有手有脚,以后就算去扫大街也能吃饱饭,您不用把钱都给我攒着,您该花就花。”
但是她爸妈和她一样执拗,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就是得给女儿攒钱。
张金凤也是没辙了,就想着努力考上大学,让父母看到希望,只要不再把她的后半生也彻底扛在肩上,她爸妈应该就能放松一点了。
整个高三,邵北的学习小团体继续扩大,到最后,每天下午放学后,她们班都会再接着上一个小时的延时课,这节课纯粹是学生自发的,邵北就担任了延时课的课外辅导员。
同学们实在“看不惯她”,他们都在这儿拼命学习,成绩的确在进步,考上大学已是板上钉钉,现在都在继续努力追求更好的大学,按理来说,有这样的结果,该心满意足了,奈何还有位对照组。
邵北同学,平时也没见她怎么用功,随便学学就能考第一,咱就说气人不气人?
必须给她找点事儿做!
于是,同学们自发筹资,自己给自己办了个补习班,全体同学给邵北发工资,让她每天放学后给大家上一个小时的课。
主要就是想过过老板瘾,他们给邵北发工资哎。虽然邵北站在讲台上,他们坐在下面听,仍然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邵北对同学们的抽风行为喜闻乐见,主动送上门的钱,谁能拒绝啊!
高中毕业的时候,她都从同班同学手里薅了好多羊毛了。
高考到来的时候,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想看看自己努力了一年的成果。和其他班的紧张忐忑的气氛完全不同,邵北班上的同学脸上都带着即将解脱的痛快。
邵北去考试,邵远全程陪同,捎带着照顾邵景成和陈晋。邵大伯和陈大伯说了,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压力,他们就不来陪了。
“老三都代表了。”
邵景成和陈晋撇撇嘴:“他俩就是嫌热。还有,不想耽误自己的工作。就扯出冠冕堂皇的借口,好像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并不是!”
邵北对此不能苟同:“也是有为你们考虑的因素的。或者换个说法,他们要求来陪考,你们同意吗?”
“当然不同意!”
“那不就得了。”
“我们不同意可以,他们自己说不来了就不行!”
邵北:“……”
矫情不分男女。
考完以后,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考的怎么样,高三六班的同学脸上都是笑意,说出口的话都是:“还行,今年的考题不算难。我发挥的还不错。”
惹得路人侧目。
谦虚点,知道吗?最后往往都是这些说大话的考砸了!
同学们但笑不语。
他们最后都上了心仪的大学。
张金凤同学如愿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她立志以后当一名优秀教师。
说实话,邵北刚听说她的志愿的时候,心梗了一瞬间。但是张同学表示:“就是因为我自己的求学经历,我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应该更有耐心。我觉得,不会有人比我更笨了。”
邵北:“……”
倒也不必如此耿直!
邵景成选了京大某管理学院,因为他对于爷爷和三叔正在做的事情很有兴趣。
邵老爷子虽然去创业了,但是他和邵远不一样,最终也没有成为私营企业家,而是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创建了一家国资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不管赚多少钱,都是国家的,他还是个给国家工作的螺丝钉。
对于这点,他是很自豪的。他们这代人,对于建设祖国、做人民公仆,是有执念的,那是他们的理想和信仰,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
当然了,他也很支持邵远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既然国家已经放开了个体经营,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那么邵远这么做,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他对于邵远只有一个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不做任何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
邵景成对他们俩人的事业都有兴趣,只是还没有想好自己以后会加入哪个阵营,但是不管加入哪个,学好经济和管理总是没错的。
邵北更是拿下了当年京市的高考状元。她选择了京大物理系,这辈子,她想安安静静的做点研究工作。
家里两个高考生都考的非常不错,老爷子高兴的呼朋唤友,恨不得开它几天流水席。
当然,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这年头已经不流行流水席了。他只是给每个孩子分开庆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