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军 “长恭(三藏)见过将军。”二人进门,见斛律光不打算理睬,便……
章节报错
“长恭(三藏)见过将军。”二人进门,见斛律光不打算理睬,便主动向斛律光施了一礼。斛律光见高长恭也没有摆架子,心中倒是有些满意,放下笔,抬头看向二人,道:“久闻二位盛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少年英杰。”
“将军谬赞,长恭二人皆是纸上谈兵,未上战场磨炼,不敢言英杰。”
斛律光见高长恭如此谦逊,他这个做将军的,倒也不好意思还在这坐着摆架子,虽然高长恭现在官职上是他的下属,但是于礼,他还是得尊称高长恭一声王爷。
“末将斛律光,见过殿下,军中事务繁忙,有失远迎,还望殿下不要怪罪。”斛律光终于起身,向高长恭施礼。
高长恭自然不会计较这些,虽然自己王爷的身份让斛律光有些忌惮,但他知道斛律光在面子上必须这样做,否则,如果对自己太过尊重,整支军队到底听谁的?军中规制岂不乱套?
“军中法纪严明,长恭到了军中,便也得受军中规制约束,哪敢怪罪将军,将军只管发令即可,长恭向将军保证,在军中,绝无特权,与将军手下将士,一视同仁!”
斛律光刚才的担心被高长恭一语道破,心中不免对这个坚毅的年轻王爷高看了几分,他本来想着高长恭下来只不过是在他手下镀镀金,增加一些履历,他抱着最坏的打算就是高长恭别给他添麻烦就行了,没想到高长恭竟然丝毫不搞特权,让他倒是有点意外。不过,他觉得用人还得看时间的检验,高长恭是否真的如传闻般厉害,他觉得还是未知数。
这样想着,他整理了一下神色,拿出将军的威严,道:“军中无戏言,殿下既然有如此决心,那且听令。”
“即日起,命高长恭,慕容三藏二人为襄州建城县守备军正副军主,立即启程,不得有误!”斛律光拿出已经写好的军令交予他们两人,又发给高长恭一份地图,让他们可以直接过去上任了。
“长恭叨扰将军,敢问建城县近况如何?”高长恭没有急着去走马上任,准备先问问清楚。
“建城为边县,乃襄州前哨,距襄州州城叶县仅五十八里,殿下前去,若有敌寇寇边,侦查预警即可,援军不日便到,若是遇有小股流兵,殿下自可便宜行事。”
“谢将军指点。”二人退下,高长恭见慕容三藏眉头紧锁,不知在思考什么,在上了马车启程后,他便问道:“三藏,你怎么看?”
“冬季历来我国与西魏边境常有大战,这一月严冬,正是河面冻结最甚之时,西魏军队在北线洛阳一带恐有行动,南线势必有佯攻,这建城县,恐怕……首当其冲了。”边境县城在历年战斗中双方都是争夺的对象,在不发生大战的南线,尤为如此,双方都是牵制为主,最好的方法每每都是派出千人规模的部队攻击敌方边境县城,县城大多不坚固,攻打起来也容易,双方互有胜败,也导致边境县城多次易主。就拿襄州来说,在北魏一统的时候有下辖三郡九县,此时北齐手中只有五县,近年来也多次易主。真正在北齐有效掌控之下的,只有后方的许昌一带。(注:南北朝行政区划颇为混乱,又有南方侨置郡县,多与北方同名,本北方地区地名主要参考《北齐地理志》《北周地理志》二)。
“三藏兄所言极是,西魏近来势头正盛,趁侯景乱中已取巴蜀,近日又攻破江陵,掳掠十余万百姓北上,虽暂时无暇顾及我北齐,不过这小规模的骚扰自然不会少,我二人到了建城县,确实应稍加防范。”
高长恭二人的马车出了叶县之后,一路上的流民也就多了起来,高长恭两人逆着流民,往前赶路,终于在下午时分赶到了建城县。高长恭下车,却只见稀稀拉拉的几个官员出城迎接。
“臣等参见兰陵王殿下。”高长恭扫了一眼,他辨认着这些人的官服,官位最高的就是一个九品的县丞,他之前让慕容泽先行骑马前往通报,叫出几个官员,准备问问情况,却没想到连县令都没来,只有稀稀拉拉的五六个县府中的小吏,心中已经是怒火中烧。
高长恭压抑着怒火,问那个县丞道:“建城县令何在?”
“回王爷,姚县令于十五日前,为匪兵所害,因公殉职。现在是由小人暂代县衙事务。”
县丞的话让高长恭吃了一惊,建城县有一千精锐把守,县令如何会被匪兵所害?
“你且说说事件始末。”高长恭继续问道。
那名县丞倒是也不慌不忙,说道:“建城县外,有一伙战场逃兵,私下结合,大约也有几十之数,姚县令见此恶贼平日专抢军粮军械,殊为可恨,便纠集县衙捕快和乡勇百余人与那伙恶贼争斗,不想那名恶贼中有武艺高强之辈,姚县令一时进攻未果,本欲回城借天兵再行镇压,却没提防贼寇煽动流民数百,断了退路,苦战未果,因公殉职。”
高长恭叹了口气,开口道:“本王既为新任军主,此等剿匪之事,自不必县衙出手,你且着人,把这县中的城墙加固修补一番,添置防守器具,军中军粮,本王待清点后,若有余,便分些与你,拿去接济百姓。”高长恭觉得这县丞遇事能沉着冷静,倒是个可塑之才,便让他代行县令职权,帮着自己先修补一下城墙。
“臣申弘方,谢过殿下。”他在建城做了两年县丞,对城内情况颇为熟悉,建城县流民为什么这么多,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前几任军官没有远见,抱着军粮不肯拿些出来接济百姓渡过难关,一见高长恭一来,先是提拔自己代行县令,又准备分拨出一批军粮接济百姓,难得遇到一个这么好说话的军主,他也卯足了干劲,准备好好表现一番。
高长恭转身吩咐慕容三藏先行前往军营召集士兵,自己又和申县丞了解了一下建城县的大致信息,便也动身前往军营。
高长恭登上校场时,慕容三藏发出集合令才不到一刻,全军一千人,全是步卒,正有序地集合在校场下等待主官的训话。高长恭扫了一眼手下训练有素的军士,颇为满意,看来北齐西方军,果真是精锐。高长恭独立高台,身后便是慕容三藏和几个贴身侍卫。
“升旗!”高长恭大声一喝,下面立即有士兵升起新发的“齐”和代表北齐皇室的“高”字旗,高长恭的目的非常明确,自己是北齐的皇室子弟,此刻又故意升起这两面旗帜,无疑是告诉士兵们效忠的对象。
“谁能告诉我,我们边军的使命是什么?”
“驱逐敌寇!保家卫国!”很快就有人回应道,看来之前的军主治军也颇为严谨,没少过这方面的教育。
“记住你们的使命!驱逐敌寇!保家卫国!”高长恭振臂高呼,将下面一众士兵被升旗激起的情感激发出来。军营里面的回声顿时响彻云霄。
“驱逐敌寇!保家卫国!”众将士都跟着高长恭喊着。旁边的几人见高长恭如此轻易便将一众士卒的情感调动起来,都在一旁感叹不已,不得不承认,高长恭的治军也是有一套的。
等军营里的喊声稍弱,高长恭继续道:“本王知道,作为一个王爷,来担任你们的军主,你们肯定颇有微词,不管你们如何想,本王于此承诺,与军中将士同甘共苦,与军中最下等士卒同食,说到做到!”此言一出,全军肃然起敬,看向高长恭的眼光也多了一些敬意。
高长恭还没完,继续道:“但本王治军,军纪严明为首,军纪官何在?宣!”
郗星拿出高长恭之前准备的军纪六条,交予军纪官,军纪官用那洪亮的嗓门念道:“其一、绝对服从指挥,其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其三,尊重团结同僚,其四,严禁擅离职守,其五,严守秘密,其六,军容严整,违者,军法处置!”
“本王治军,只此六条军纪,其余一概不问,众将士,可能做到?”
“能!”众将士已经被高长恭折服了。六条军纪虽少,但力度上比之前却要更严,以往的军纪,多则几百条,少则二三十条,士兵们想记住也难,久而久之,军纪就成了上级军官在军中作威作福的杀器,高长恭这样一改,平日里喜好鞭打手下士卒,以军纪为由敲诈的那些滑头,今后就得掂量掂量了。全军的内外形象,必定会有所改观。
见众人递来的感激敬佩的目光,高长恭这才满意,今日一次整训的目的已经达到,接着,下面军营里的训练,自然也不用他操心,他身边的几个侍卫,哪个没在军主这种层面上待过?他现在所要紧的,是先把流浪在建城县周边的这伙匪徒的底细摸清楚,然后一举拔除这个定时炸弹,以防后续西魏过来侵犯两面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