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那处煤矿确实存在,距离昆阳大概八十里,而且还是极易开采的露天煤矿。

按照苏洵派去的那几人勘察推测,那片煤矿的储量似乎不少,方圆千米的地下,皆是煤炭。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恪差点激动得拍案而起。

随后便吩咐苏洵,即刻准备派人去开采那片煤矿。

至于运输,现在自己手上有一千匹战马,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庞大的马车队来运输煤炭。

打定主意,李恪便开始与苏洵商议起开采煤矿的细节。

两天后,在五百多名士兵的护卫下,一支足有上千雇佣的矿工和两百多匹战马及五十多辆马车组成的庞大采矿队,便从昆阳出发了。

实际上,按照李恪的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还是要在那煤矿的所在地筑起一座城池的。

毕竟采矿的矿工与运输的车队平日里需要大量的给养,全靠运输的话,成本极高。

如果能在那边筑起一座小城,则可以直接将矿工的家眷带去,还可以尝试在附近开垦出一些耕地,如此以来,给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过筑城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且现在煤矿还没有开采完成,所以只能待日后去做了。

现在有煤了,李恪自然也就可以将之前制造肥料的想法付诸实施了。

而且到时候有了焦煤,也可以顺带解决城里木炭不足的问题。

且炼钢的事情,自己也必须提上日程了。

钢铁是一切工业的基础,自己只有早日炼出钢铁,其他方向上的发展,也能顺利提速。

就在李恪思索着这一切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道贴身小太监急切的声音。

“殿下不好了,出事了!”

闻言,李恪与苏洵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

二人几乎同时想到,是不是契丹人又杀上来了。

“怎么了?”李恪赶忙紧张的询问道。

小太监赶紧道:“殿下,城门方向方才传来消息,说城外忽然涌来了一大批难民,人数约有好几百。”

“守门卫兵生怕其中混有契丹奸细,所以赶紧封锁了城门,并前来询问如何解决。”

“难民?”李恪不禁眉头微蹙,“哪来的?”

那小太监却是一阵摇头。

李恪看了看苏洵,随后二人几乎没吭声,便同时默契的起身,向着外面走去了。

很快,二人便来到昆阳南城门,李恪惊讶得发现,自己赶到了,齐如松竟然也到了,且还带了一百多兵卒过来。

“殿下,可是也听说了难民的事?”齐如松率先问道。

李恪点了点头,随后问道:“怎么突然多出这么多难民出来?齐指挥使可知原因?”

齐如松微微摇头,随后便跟随李恪向着城门口一处房屋走去,那里面有十几个被放进来的难民。

看到那十几个难民,李恪眉头不禁微微蹙起。

因为他赫然发现,这十几个难民,似乎与自己印象里的难民不太一样,因为他们并非是面黄肌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状态。

相反,他们一个个身上异常干净,甚至还背着大小包袱。

他们不似遇难,更像是来投亲戚的。

“你们是难民?”李恪突然诧异的开口问了起来。

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连忙点头:“回大人,我们是难民。”

“你们从哪来?”李恪又问道。

“云州,大人,我们是从云州来的。”

“云州?云州闹饥荒了?”李恪诧异的问道。

那人神色不禁未变,甚至有些面带恐惧的吐出了几个字来:“不是,是云州城,被契丹人攻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