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全家人都聚到爷爷奶奶家一起吃年夜饭。

这个年,大家都很高兴,家里两个孩子参加工作了,捧着铁饭碗,后半辈子就不用发愁了。

小二林河也在62年考上了大学,本省的年制农业大学,正好赶上66年毕业。

林秋想着,只要66年摁住他,别瞎掺和事,踏实耐心等着,那一年的大学毕业生还是等到了分配工作的。

小三林海就悬了。66年,他刚好高中毕业。但是高中毕业也是有工作机会的。不用太担心。大不了回家种地。

吃完饭,按理是要守岁,但是老人家精神头短,没熬多久就去睡了。

林秋也不想熬,就提出先回去。

“我送你过去。”林江说。

“不用了吧,这条路我闭着眼睛也能走啊。”

“路上没一点亮,你家里也没点灯。我带盏灯过去,等你点上灯,我再回来。”

林秋同意了。

林江举着一盏煤油灯,在豆大的灯光的照耀下,俩人基本上还是摸黑走出家门。

林江:“明年我弄个手电筒回来。”

林秋:“我有。在我屋里呢,忘了晚上得摸黑回来这回事了。”

林江:“……”

俩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挪动,路虽然不泥泞,但真的不平整。

“秋秋,我工作的地方,是部队下属的机械厂,你知道吧?”

“知道啊,你之前写信给我说过了。”

“我们和部队关系挺紧密的,师部的副政委,姓赵,他见到我的时候,问起你来着。”

“赵伯伯啊,我知道。最早他还是团政委,现在是副师级了。他是我爹的战友,我和他一直有通信,这些年他们几位叔伯帮了我挺多的。”

林江:“……我还见到三叔了。”

“哦。”

沉默了一秒,她又说道:“哥,你想说什么?你要是想替他说话,那趁早打住。但是你和他打交道,也不用顾忌我。”

“我不会替他说话,就是跟你说一声,我见到他了。我和他也没多亲近,毕竟也没怎么见过面。”

林江没说的是,三叔对他倒是亲近,但是他却不愿意和三叔太亲,总感觉走的亲近了,就背叛了秋秋一样。

当年三叔刚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感觉。毕竟秋秋从小就在家,也没觉得继续留在家有什么不对。

可是随着一天天长大,随着秋秋搬离爷奶的家,自己独自在外面生活,村里人的帮衬,秋秋都要记着,都要想着,都要找机会回报。

他开始体会到秋秋的艰难和不容易。父母养育子女是天经地义,可是别人的帮衬就是一种恩情。秋秋背着这些恩情长大,时刻想着要还,这样太累了。

他没说的还有,三叔向他问起秋秋,想知道秋秋究竟过的好不好。虽然秋秋写给赵政委的信里,总是一片欢腾,但谁知道她是不是报喜不报忧呢。

当时林江面色复杂,回道:

“三叔,一个小孩子,一个人在村里生活,她究竟过的怎么样,您想想不就知道了吗?咱们村好人多,有人帮衬着,她能活下去。秋秋坚强乐观,哪怕她心里伤心难过,也不会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