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写出来的很令人心动,可不可行却不好说。

这份策划官家看过,政事堂的几位相公也看过,这么说吧,除了太子殿下强烈支持,其他人看过后都只是笑笑。

说句不好听的,条例司下发的政令看上去也都很好,推行到地方却漏洞不断,江湖人比普通百姓更难管,估计到时候漏洞更多。

不是江湖人不能管,而是没有那么多能用的人去管。

王安石眸光微沉,“大宋那么多人,总能选够能用的人。

看来不光科举的教材要改,武举也要顺带着改改。

同样都是习武之人,无法无天的江湖人比不过正儿八经考上来的武举生。

能参加武举就说明有报效家国之心,武举也是科举,虽说偏重武艺但也要学化课,考出来的进士不像寻常江湖人那样大字不识几个。

读认字才好沟通,当官和其他事情不一样,最忌讳的就是说话说不清楚。

年轻就是好,他年轻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点子?

苏洵听的脑壳疼,又来了又来了,记吃不记打是吧?

处处都是用人的地方,他选的人有几个是能踏实干实事的?

开封府和江湖人接触的多,包拯觉得用江湖人来监察地方官的主意可行,不过就算是他也想不出谁能接这个差事。

江湖人爱憎分明,其中很大一部分对朝廷的态度都不友好,让他们来盯官商勾结比朝廷特意派人去地方监察效果更好。

只有一点,六扇门管得住那些江湖人吗?

会不会有人故意干扰官员办差?会不会有人被贪官收买?

江湖人会武功,万一和官员起冲突暴起打人怎么办?

如果要用江湖人,地方军肯定也得动起来当一道防线。

牵一发动全身,设新衙门容易,把衙门操办起来可不简单。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说,这种事情展昭从来都是只听不掺和,吃着吃着发现旁边几个人都有点蔫儿脱口而出,“大人把问题列出来给景哥儿寄过去不就行了?

谁弄出来的问题谁来解决,多简单点事儿。

旁边几位顿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慢吞吞吐出三个字,“好主意。

虽然那臭小子经常异想天开,但异想天开的好处就是不会被条条框框圈住,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说到点子上了。

老王放下筷子感慨道,“放那小子出京实在浪费。

苏洵抿了口茶,“不用提前调他回来,他不回。

展昭没忍住问道,“为何?

政绩,都是政绩。

臭小子说干多少活就要表多少功,他不抢别人的功劳,别人也别想捡漏摘他的果子。

啧,忒小气。

不愧是他儿子。

其他几个人看着嘴上嫌弃其实与有荣焉的苏洵,心道不愧是父子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京城纷争不断,看那小子在登州待的挺开心,继续待在那儿也不错。

年节过的热热闹闹,假期总是那么短暂,眨眼间就迎来了治平四年的上元节。

明月如霜,火树银花,大大小小的城池都有花灯,登州的花灯节不像京城那般盛大,但也是家家欢声笑语外出游玩。

上元节过完就要收心干活,以前过年还能拖延到出了正月再进衙门,这几年不行,他们知州大人和通判大人太勤快,上行下效,各个衙门的官差也都勤快的很,这种情况下谁偷懒就分外显眼。

当显眼包风险太大,一举一动都会被旁人看到,还是随大流最稳妥。

年前十二月收回了秋天借出去的钱,虽说朝廷一再强调青苗法不是为了敛财,但是看看一来一回赚到的钱,再说这话的时候实在有点心虚。

正月里要开始贷夏料,正好试试把贷款分成不同种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