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右大营的突袭,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将日本武士的攻击彻底化为乌有,藤原善常不得不重新整军备战。

但日本人的进攻也不能说毫无作用,起码宋军左大营前面的一线防御几乎被破坏殆尽,被撕开一个巨大的豁口。

平谷川再次指挥铁足军一个万人队,分成两部分,一部继续进攻左大营,一部掩护进攻部队的右翼,防止宋军再次出现突袭。

另外在铁足军两翼,还部署了各三千人的骑兵,如果宋军依然是千人队左右的攻击力度,这次一定让宋军有来无回。

稍作调整布局,藤原善常命令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这次压上的,全部是平谷川手下的主力步卒,也是跟随他南征北战的老卒,不到万不得已,平谷川是不会动用的。

藤原景的骑兵损失惨重,在后面整修,但却依旧派出两千步卒当做第二梯队,无论是藤原善常,还是平谷川,亦或是藤原景、脚本义隆、平江大措,都知道这场战役对自己的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攻下宋军大营,全歼宋军,才能挽回战场态势。

首先想到了火攻,宋军的寨墙全部是大海碗口粗细的圆木夯实铸就,里外两层,中间全部是草包填土夯实,再压以石条,寨墙上留足通道,一堵半人高的胸墙朝外的地方,挂着一道铁丝网,下方留有射击孔。

日本人的火箭射上去,效果却是不明显。原因在于所有木料都经过防火处理,缝隙里面全部是黑泥,而且宋军扎营的时候,中军大营背靠鬼怒川,控制着河的两岸,人工修建的水道自大营穿过,工兵团修建的蓄水池完全按照野战标准施工,足以保障大军所需。还有两条暗沟通往左右大营,赵泰可不是为一天的战斗修建的,他立足于持久,着眼于眼前,是个谨慎的将领。

围绕着大营的,是一条宽五米、深三米的护城壕沟,里面灌满了半腿深的水,引水渠比较远,要是再近一点,会有半壕沟水。

挖出来的淤泥全部堆砌在寨墙下面,形成一道缓坡,日本人要想进攻寨墙,必须先跨过壕沟,攻上这道五十多米的缓坡才能到达寨墙下面。

距离虽然不远,但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第一波试探性进攻的日本足轻大军就是将寨墙前面的情况摸了一下,就倒在壕沟边上近两千人。

平谷川让盾牌兵将制作成的木排放倒在壕沟上,勉强架起几座便桥,方便通过,一面命令手下将圆木两三根捆扎在一起,制作简易的木桥,搭在壕沟上,让士兵冲过去。

于是,第二波的进攻队形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两三人一组的架桥兵,后面的弓箭手拼命掩护,将一座座便桥搭在壕沟上,但牺牲也是巨大的,宋军躲在大营里的弓箭手根本不用探出身子,他们对壕沟的位置已经烂熟于心,代表着壕沟的一号区域几乎是钢臂弓的最近射程,密密麻麻的箭雨几乎是擦着守军的头顶落在壕沟两侧,将日本足轻大军一片片钉在地上、射翻在壕沟里……

但日本人的死不是没有回报,一道道木桥被架起来,后面的铁足军在号角声的严令下,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开始越过壕沟,攻击寨墙,一架架云梯被竖起,前端的铁钩狠狠挂在寨墙上,日本武士口衔利刃,开始急速攀爬,三四米高度的寨墙可不是十几米高的城墙,日本人很快就冒头了。

但那道铁丝网却十分讨厌,日本武士手中的刀要斩断铁丝网,才能蹬上寨墙,往往在这个时候,不是被一箭射翻,就是被宋军手中锋利的锥枪捅一个透胸而出。

宋军的抢手就在寨墙里面,顺着射击孔就这样机械地突刺、突刺……快、准、狠,每天上千次的突刺练习,让士兵手中的锥枪非常稳健和犀利。

下面是锥枪,上面是巨斧或大棒,远处是弓箭手消灭最具威胁的日本精锐士兵,分层防御、梯次配置、加大纵深力度……这是无数次训练当中反复强调和演练过的。

“训练既实战,实战既训练。”宋军很好地诠释了他们大帅经常提到的这句话的含义。

马小山是一团团长,也是赵颜手下的第一悍将。他的一团负责大营辕门以及左右两翼寨墙的防御,是防御重点区段。

他将一营放在左翼,二营在右翼,三营作为预备队,直属警卫连战场机动,工兵营负责大门。另外,他从每个营中抽调一百名精锐士兵组成突击营,随时准备出击,被动挨打可不是他的风格。

马小山的来历不俗,他原是黑水军团成立时教导团下派的,其豁达爽快的性格颇得赵泰的喜爱,被他强行留下任命为团长,成为野狼团最锋利的两颗獠牙之一。

赵颜带第一军北上,毫无疑问,钦点马小山第一团负责第一线防御,这是信任,也是一种考验。

马小山拎着他的烈焰刀一直巡弋在寨墙上,就如黑铁塔一般,哪里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辕门左翼有一段寨墙一度出现危机,一队黑甲铁足军不顾伤亡拼死往上直扑,两名武士呜哩哇啦大叫着已经蹬上木墙,正欲跳下,马小山赶到,手中烈焰刀一个横扫,两颗好大的头颅直冲上天,满腔的鲜血喷洒在寨墙上,另外一名铁足军跳着脚落下来,不等手中刀举起,胸口一凉,一柄利刃透胸而出,接着就看到自己腾空而起,在失去意识的一瞬间,这名铁足军感觉到被抽扫出去,将另外一架云梯上的三名铁足军扫落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小山吼道:“三连长,再让一个鸟人露头上来,老子摘了你的二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