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衔尾追杀
章节报错
九月十二日午时,皇帝出雁门城,直杀西陉要塞。
同一时刻,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飞速赶赴崞山,奉旨会合两京援军,并率援军由楼烦关直杀白狼塞战场。
云定兴的心情极度恶劣,皇帝对他的不满显而易见。就事论事来说,云定兴对自己也极度不满,本来皇帝委自己以重任,托付以身家性命,但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把事情办得一团糟。说句实话,皇帝没有在愤怒之下砍了自己,已经是法外施恩了。由此云定兴对两京权贵异常憎恶,想借刀杀人,借北虏人的刀杀皇帝,你们是不是活的太腻味了?这纯粹是找死。这场决战皇帝赢定了,待其凯旋而归,两京必定风起云涌,无数人头要滚滚落地了。
但这些都不管云定兴的事,云定兴现在担心的是,一旦裴世矩的估猜是错误的,两京援军根本就没有抵达太原,七天之后也根本抵达不了白狼塞战场,那首当其冲的还是自己,皇帝盛怒之下一刀砍了自己也属正常。
九月十二日午时,越王杨侗,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率东都和河东的援军抵达汾阳城。城外东北方向便是皇帝在太原的行宫汾阳宫。
此处距离秀容川还有一天的路程,距离崞山则还有两天以上的路程,这还是在将士们日夜兼程急行军的情况下。越王杨侗为此忧心如焚,唐国公李渊倒是镇定自若,他找来汾阳宫留守官员,打探雁门军情,结果他得到的消息是,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和骁果第二军正在崞山方向拼死阻击南下北虏,至于雁门战场乃至代北战场的事情。汾阳这边一无所知。
这与从晋阳城获得的消息基本一致,李渊大为失望。从晋阳获悉,东北道副大使、虎贲郎将伽蓝将军率燕北军早在八月十九日便攻占了白狼塞,切断了北虏退路,并与北虏大军展开激战,而东北道的各军团在东北道大使、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的指挥下,纷纷赶赴代北战场,支援白狼塞。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南北大决战之格局,而北虏在腹背受敌、深陷包围的不利局面下,若想逆转战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攻陷雁门,俘获帝国皇帝,所以,雁门战场的激烈程度是可以想像的,随着交战时间的延长。形势对雁门城和城内的帝国皇帝肯定是越来越不利。
就在杨侗焦虑、李渊失望之刻,突然汾阳驿站接到了从前线送来的紧急军情。这份军情要紧急传递到晋阳城。但杨侗、李渊果断截了下来。
这是云定兴写给晋阳留守行辕的急件。初十日。大军向崞城方向攻击前进。十一日午时,大军推进到崞城城下,与齐王杨暕会合,并即刻整军向雁门城方向攻击前进。云定兴的这份急件便是草拟于崞城城下,他要求晋阳留守行辕以最快速度向雁门战场运送军需,现在前线最急需的便是粮草武器。当然,更需要援军,然而,援军在哪?云定兴告诉留守行辕。一旦两京援军抵达晋阳,便请他们火速赶赴雁门战场。
“北虏后撤了。”李渊马上做出了判断,“东北道主力军团进入白狼塞之后,北虏后撤之路便被彻底堵死,而两京援军在雁门被围一个月之后,就算爬也该爬到雁门了,所以,北虏唯有后撤,乘着两京援军尚未抵达战场之际,集中主力攻陷白狼塞,以期赢得成功突围的时间。”
杨侗对军事上的事情所知有限,他关心的只是皇帝的安危,“北虏是否撤离了雁门?皇帝是否安全了?”
“皇帝安然无恙。”李渊以非常肯定的口气做出了答复。假若雁门失陷,皇帝被俘,北虏会在第一时间拿来威胁帝国军队,那么此刻云定兴送来的就不是这份急件了。
杨侗长吁了口气,连日来的重压让他疲惫不堪,难以支撑。
越王长史崔赜看了李渊一眼,抚须笑道,“雁门之危已解,皇帝亦要返回太原,而两京援军是不是应该加快步伐,北上迎驾?”
李渊心领神会,微笑点头。
两京权贵有麻烦了,大家都存了“借刀杀人”的念头,哪料到皇帝比他们更阴险,东征结束后便马不停蹄的赶赴北疆,在给北虏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给两京权贵挖了一个大坟墓。
李渊下令,把两京援军抵达太原并正在赶赴雁门战场的消息,以最快速度禀报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又派人急报西京援军统帅杨义臣,请他加快行军速度。同时把云定兴的这份加急件原样封存好,由驿站紧急传递至晋阳。
北虏正在撤离,雁门之危正在解除,皇帝马上就要回来,两京援军的勤王使命基本完成,大家心情轻松了,虽然还是一路急行,但感觉完全不一样,不用打仗了,也不用死人了,大不了动点脑筋对付愤怒的皇帝而已,诸如杨侗、崔赜、李渊、杨义臣等风尘仆仆赶来救驾勤王的臣武将,轻而易举便获得了一份功劳,甚至还能赢得皇帝的更多信任,可谓一举多得了。
九月十二日,白狼塞战场激战正酣,南北双方十几万将士在方圆几十里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杀声震天。
同日,马邑太守王仁恭还在竭尽全力向桑干镇方向攻击前进。据斥候禀报,连日来,有大量北虏军队力在桑干镇一线横渡黄水河,可以判断,北虏主力正在撤离雁门战场。从时间上来推算,正常情况下,北虏考虑到天气、军需、战局等各种不利因素,也应该撤退返回大漠了,但北虏既然坚持到了最后,那么他们是否攻陷了雁门城,俘获了皇帝?
王仁恭为此焦虑不安,只能祈祷雁门城固若金汤,祈祷皇帝安然无恙。同时他对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在讯息传递上的拖延和隐瞒极度不满,对两京援军迟迟没有到来更是恨得咬牙切齿。皇帝被围雁门一个月了,两京援军都没有赶到战场,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也预示着此战之后的帝国和东都,必将迎来一场可怕的狂风暴雨。
九月十二日夜,始毕可汗率军抵达善阳城。
同日夜,莫贺咄设率军横渡黄水河。
同日夜,康苏密率军撤离句注要塞,急赴桑干镇。
同日夜,帝国皇帝兵临西陉要塞。
九月十三日,清晨,帝国皇帝下令,向西陉要塞发动攻击。
北虏在西陉要塞的防守不过是虚张声势。帝国大军一鼓而下,旋即直扑句注要塞。防守句注要塞的北虏军队士气低迷,看到帝国大军从崇山峻岭间浩浩荡荡的杀来,当即弃关而走。
九月十三日午时,康苏密抵达桑干镇,并奉始毕可汗之令,在黄水河两岸建下防御阵势,以便阻挡从句注要塞和楼烦关两个方向追击而来的帝国军队。
同日,白狼塞战场上的战斗更为激烈,北虏的消耗战术对帝国军队来说如同噩梦,东北道的燕北、幽州和北平三大主力军团受损严重,战局对帝国逐渐不利。
伽蓝急薛世雄,恳请其不惜代价确保白狼塞战场军需供应。五万帝国将士日夜奋战,其军需消耗之大可想而知,但燕北所能征召的民夫实在有限,而从安阳镇到白狼塞又都是崎岖山路,运输极为不便。目前帝国军队最大的危机不是战斗减员,而是军需不足。
薛世雄此刻正与观国公杨恭仁疾驰在通往安阳镇的大道上,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东北道辽西、辽东两大军团一万五千名将士,还有从涿郡支援而来的数万名肩挑背扛的民夫和绵延数里长的满载着粮食武器的牛马车队。
大战开始至今,燕北已经倾其所有,涿郡也已经竭尽全力,薛世雄之所以与杨恭仁同赴白狼塞战场,就在于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支援白狼塞了,他唯一还能给予帝国将士以帮助的,便是亲赴战场,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以此来激励军心,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和勇气。
九月十四日,帝国皇帝率军抵达桑干镇,与北虏大军迎头“相撞”。
帝国皇帝被北虏围攻了整整一个月,早已出离愤怒,此刻满腔怒火更是轰然爆发,指挥麾下各军猛烈攻击,发誓要报仇雪恨。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皇帝麾下的军队虽然都是帝国最精锐的军队,但他们坚守雁门、崞城长达一月之久,并在崞山防线拼死防守,各军都是伤亡惨重,精疲力竭,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如果不是皇帝处于暴怒失控状态,不顾劝谏亲自率军衔尾追击,今日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桑干镇,更不可能发生惨烈战斗。
同日,马邑太守王仁恭率军推进到桑干镇,并觐见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褒赏。
代北军同样损失惨重,但皇帝考虑的是整个战局,是要给入侵北虏以沉重打击,所以根本不考虑军队的损失,也不关心哪支军队已经失去战斗力,他的要求是,只要你还能喘气,还活着,那就必须去战场厮杀,去砍下北虏的头颅。
十四日黄昏,始毕可汗率军抵达白狼塞战场,决战的最后一刻来临了。
=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