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37章(第1/2页)
章节报错
军区大院里好些个年轻人去下乡,为了支持这批下乡青年,大院里特意弄了辆卡车送知青们去火车站。
有的父母舍不得孩子出远门,就一同坐到解放车上,去火车站送行。
唐倩的妈妈陈蓉赫然在送行的人中。
陈蓉满脸不舍,“倩倩,到了那里,别忘了给家里写信。要是想家,就回来。”
陈蓉的殷殷慈母心,已经关注女儿好几天了。自从知道下乡开始,陈蓉开始忙着给女儿准备行李,每每想到事情,就叮嘱女儿该怎样做。
天真的唐倩以为他们去支援国家建设,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她听妈妈的话都听烦了,想早点离开父母身边,争取获得美好的自由的未来。
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唐倩没太在意妈妈的脸色,根本没有把她的话放到心上。
到了火车站,人头攒动,到处是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很多不舍孩子的家长,都到火车站来送行。
也有像谢怀谦这样只身前来的,不用跟亲人告别,上火车占座就行。
汤立民匆匆跟他妈告别,“妈,你说的我都记住了,我先上车了。”
“到了那里可别忘了给家里写信。”
“知道了!”汤立民头也不回应答。
“臭小子,一想到去外面,心就野了。”汤立民的母亲按捺下心里泛起的酸楚,跟同来送行的陈蓉说。
唐倩一看谢怀谦上了火车,她想占个跟他挨着的座位,紧跟着就跟她妈告别,也上了火车。
当然,除了某些满怀希望下乡的青年,也有不想下乡的青年,他们是不得不遵从政策,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这样的人不是没有,都在黏黏糊糊跟家人告别呢,有的姑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都快喘不上气来了。
火车缓缓开动,带走了这批怀梦青年。
有不少人,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都感到新奇,不住的打量火车上和窗外的景色。
可是,再新奇的事物看的时间久了,也会感觉没意思。这批下放青年,多数是跟自己的同学坐一块儿,开始憧憬下乡的生活。
谢怀谦听着知青们的幼稚话语,唇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到了农村,这些人住不了几天,就该后悔不跌了。
唐倩拉不下脸来跟谢怀谦说话,只好跟田静胡扯闲聊,她还不时偷看谢怀谦。
谢怀谦跟汤立民坐在一起,唐倩没机会跟他同座。
钱卫华就坐到唐倩对面的座位,不时找机会跟唐倩聊天。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帮唐倩端茶倒水,跟伺候主子一样。
唐倩看谢怀谦都不往她这边瞧,气嘟嘟的,满脸不高兴。
田静这才确信,唐倩和谢怀谦不知啥时候闹掰了。
谢怀谦静静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有时和汤立民聊几句,一切都显得从容闲适,跟周围那些或激情演讲的青年、或垂思家的青年都不同。
看他的神色,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因为知青们的下乡地点不同,有很多在中途就下了车,也有在中途上车的。
火车越是往北开,下车的人越多,上车的人越少。
谢怀谦这批人也在半路下了车。下来后,就看到车站有接待他们的人。
因为个人行李都不少,唐倩带的衣服多,显得比别人多了不少东西。可是,她又是个干啥啥不行的,一下车,只能求助别人帮她拿行李。
她本来想让谢怀谦帮忙,可是谢怀谦人特利落,早已扛着自己的行李走到前面,直接把她无视了。谢怀谦有帮别人拿东西,就是不帮唐倩,态度非常明显。
没办法,唐倩只好把行李交给一直随时帮忙的钱卫华。只有他现在为她鞍前马后,在照顾她。
唐倩边走边抱怨:“早知道这么累,我就不来了。”
这会儿,她还不知道,更累更苦的日子在后面。
钱卫华劝说:“唐倩,你再忍忍,等到了地方,安顿下来就好了。”
分到J市的人数不少,但他们又不是去同一个地方,在市里就一批批分开;等到了县里,又一批批分到各个乡镇上;到了乡镇上,再几个一伙儿分到村里。
因为谢怀谦几人是提前找关系分的地方,他们都被分到周家村。
去周家村的知青,一共有八个。谢怀谦、汤立民、钱卫华、唐倩、田静,除了他们几个之外,还有三个其他城市的人,分别叫杨俊生、何莉莉、朱红。
周存福拉着马车缰绳,跟对面七八个知青说:“行了,你们把行李放到马车上,都跟我走吧,还有几里地就到周家村。”
谢怀谦等人把自己的被褥等都放到马车上,光行李就快把马车占满了。这样,知青们就不能坐马车回去,只得走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