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权的传召下,被孙权委任负责永安防务的陆逊,不久后就一身戎装来到了县府中。 陆逊在到来后,他当即对着孙权一拜,口中言道「臣拜见至尊。」 还处在惊魂未定中的孙权见陆逊来了,他的内心中涌现出一股安定感。 那夜,正是在陆逊的护卫下,他才逃过一劫的。 若无陆逊,便没有今日的他。 当初他与陆逊划木筏逃离公安后,他本来想立即回到建业。 但是陆逊建议他先不要回建业,而是北上来到江夏郡中。 陆逊有此建议,是担心糜旸会趁着大胜之后,趁机攻打江夏。 江夏,乃是荆扬二州枢纽,若江夏一丢,从此江东门户大开,对江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孙权尽管数次令江东招致大败,但执掌江东近二十年的他,在江东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有孙权在江夏,足以初步稳定江夏的人心。 而且相比与建业,江夏郡离公安更近。 等孙权在江夏的消息慢慢传出,那些公安一战中四处逃散的吴军溃兵,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自然会陆续回到江夏郡与孙权汇合。 后来的情势发展,果然不出陆逊所料。 在孙权来到江夏后,虽说江夏中的吴军听说了己方公安大败的消息,引发了巨大的骚乱。 但因为孙权在此,所以这些巨大的骚乱,并没有引发兵变或者大面积的士吏逃亡事件。 而且就在这段时间以来,在陆逊将孙权的消息四处传播之下,之前四散在公安周围的吴军士卒及将校,纷纷想方设法来到永安城中与孙权汇合。 其中以全琮与朱桓两部兵马最多。 江东的私兵制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有一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只要一军的主将不死去,那么他麾下的私兵,只要不是被俘虏,哪怕是四散逃逸了,最后亦会想方设法与他们的主将汇合。 对于吴军来说,他们的主将不仅是他们的上司,亦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在多日的招揽四散逃兵之下,永安城中的吴军不算原来守军,就已经将近一万之众。 而且陆逊还建议孙权,调派原来吕蒙安排在驻守庐江的部分战兵,来到永安城中守卫。 在连番增强永安城中的兵力之下,现今城中的兵力已经接近两万。 只是永安城中的大部分士卒,全都因为公安之战而军心颓废。 在此情况下,孙权因为陆逊的护驾之功,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华亭侯,代替他负责永安城中的防务。 在陆逊操持军务,整备城防之下,吴军的军心正在逐渐趋于稳定。 这一件件往好的方面发展的事,都落在孙权眼中,因此他对陆逊的器重越来越深。 如果他当初执意逃回建业,那么现在江夏可能已经不保了。 孙权赶紧起身来到陆逊身前,将其扶起,口中流露温和的笑意言道「伯言近来辛苦了。」 … 听到孙权这句话的陆逊,脸上并无自矜之色,他平静地对着孙权答道「为至尊分忧,何谈辛苦。」 孙权接着问起陆逊,近来在天下间传的沸沸扬扬的一件事。 「今汉、魏二军在汉水交换人口,似有停战之约。」 「若刘备等魏王退兵之后,起大军攻打江夏,我军该如何应对?」 面对孙权的这个担忧,陆逊脸上浮现思索之色。 陆逊在思索之后回答孙权道「刘备自称汉王,而曹操汉贼耳。」 「刘备自起兵之日起便 以匡扶汉室,诛除曹贼为号,而曹操亦将刘备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二人势同水火。」 「今二人有停战之议,非二人意欲联和,乃是形势所逼也。」 「汉魏两军对峙汉水两岸数月,此势必不能久。」 「自去年以来,刘备与曹操连番大战,粮草、人力已经损耗颇重。 若彼等继续于汉水对峙,汉、魏国力必大大受损。」 「今春耕将近,为了今年的粮食收成,两家若不能速胜,亦只能无奈罢兵。」 「而就算两家罢兵,以曹操之诡诈,刘备亦不会掉以轻心,必派重兵防备汉水南岸。」 「荆州水军,势必不会抽离汉水前线。」 「永安城坚,且又依水而建,刘备缺少水军,攻城不易。」 「况自从至尊来到永安城中后,江夏郡内虽一开始人心浮动,但终究渐渐趋于稳定。」 「而且现永安城中兵力不少,北方又有曹操这等强敌在。 刘备粮草不足,出兵少,则永安不易下,出兵多,则汉水防线空虚,所以刘备是不会贸然出兵东征的。」 类似的问题,不知道近来孙权问过陆逊多少次了。 之前孙权问的是糜旸会不会为了扩大战果攻打江夏,等刘备到了以后,孙权问的则是刘备会不会。 听到陆逊这么说之后,刚做完一场噩梦的孙权内心中方才安定了一些。 孙权看着眼前这个他以前并不太过重视的侄女婿,他越来越觉得陆逊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不仅为人沉稳镇定,并且对时势的了解有着很独到的见识。 有此贤臣,天不亡江东呀! 孙权在听完陆逊的分析之后,他令陆逊坐下,而后他亦来到主座上坐下,与陆逊继续商讨当前局势。 就在孙权与陆逊君臣二人奏对之时,府外有士卒来报,说是虞翻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孙权大惊失色,他脱口而出道「意!蒙死矣!」 当初公安大败之时,病重的吕蒙被虞翻看护着,躺在他的大帐之中。 那夜战事危急,孙权逃走来不及带上吕蒙,后在陆逊的四处招揽散兵之下,吕蒙及虞翻也并未回到江夏城中。 … 如此可见,吕蒙及虞翻很可能都被糜旸捕获了。 后来江东的探子探测到,糜旸北上受赏的消息。 探子还探听到吕蒙及虞翻,已经被糜旸押往江陵献与刘备的确认消息。 今日,吕蒙并未归来,却只有虞翻被刘备放回来,那可能就是吕蒙已经身死。 孙权赶紧命人传唤虞翻进来,不久之后,虞翻一脸悲切之色的捧着一个木匣来到大厅中,跪倒在孙权身前。 看到虞翻手中捧着的那个木匣,孙权不自觉地已经站起身来。 跪倒在地的虞翻,双手举起手中的木匣,他对着孙权言道「臣带大都督回来了!」 虞翻说完后,已经泣不成声。 虞翻既是为吕蒙的死去而哭,亦是为自己的未来而哭。 在孙权掌权江东以来,他仕途坎坷,数次被孙权贬谪,好不容易有个吕蒙不在意他的性格,愿意提拔他。 但如今吕蒙已经死在江陵,那他虞翻将来在江东何去何从? 孙权听完虞翻的话后,他脸上浮现出巨大的悲痛之色。 尽管他之前因为吕蒙的失利,对其颇有责怪之意。 但毕竟吕 蒙是其一手提拔培养出来的嫡系,亦是江东淮泗系将领现今的顶梁柱。 虽然孙权心中早就做好了吕蒙病重难愈的准备,但当他真的知道吕蒙身死的消息之后,他心中还是十分痛心不已。 孙权踉踉跄跄地走到虞翻身前,而后他伸出颤抖的手打开虞翻手上的那个木匣。 在打开木匣后,孙权就看到了一张他再熟悉不过的脸。 香灰覆底令吕蒙的首级充满了苍白的颜色,而此时吕蒙的首级上他的双目圆睁,似乎在死前承受着莫大的不甘心与怒气。 看到这一幕,孙权不忍心的盖上了木匣的盖子,他不禁往后退了几步。 而后他用悲怒的语气问虞翻道「子明的身躯呢?」 「为何不一起带回来!」 死亡是令人很恐惧的事。 但身首异处,死后灵魂无处安息,更是当世人无法接受的事。 面对孙权的怒问,虞翻叩首答道「是糜贼。糜贼在大都督发病呕血而死之后,建议刘备将吕蒙身留荆州,首回江东。」 听到虞翻说是糜旸建议刘备这么做,孙权心中的怒气当即一滞。 对糜旸的忌惮与恐惧,又开始在他的心头慢慢萦绕。 糜旸是有多恨吕蒙,要这么对他? 身首异处,无法长眠。 但孙权不知道的是,糜旸之所以会建议刘备这么做,乃是因为历史上,孙权就是这么对关羽的。 一个大英雄,在被盟友偷袭致死后,竟然最后还要落得首级在北,身躯在南的令人无比痛心的悲惨下场。 直到刘备死之前,他都没机会见过他二弟的尸体一面。 他都没有办法在他二弟的坟墓之前,道一声思念。 …这种悲痛,又岂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既然孙权要背信弃义,吕蒙要仰仗诈力谋夺荆州,那么糜旸就一报还一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孙权看着虞翻手中的那个木匣,他已经不忍心再打开看一眼。 他强忍内心悲痛命人前去,为吕蒙用香木打造一副身躯。 等吕蒙的香木身躯打造好后,孙权会命人将吕蒙的首级缝在香木造就的身躯之上,运回建业安葬。 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后,孙权对着虞翻问道「那夜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从虞翻刚才的话语之中可以得知,吕蒙是在死后才被刘备尸首分离的,所以孙权想要知道那夜之后的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面对孙权的询问,虞翻泣哭着答道「那夜之后,我本想护着大都督逃走,但就在我还没护着大都督离开大帐之时,我便被搜查我军营帐的汉军所擒获。」 「自那夜之后,大都督一直昏迷不醒。」 「后糜贼受刘备所召前往江陵受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