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明上下尴尬的是什么呢?

尴尬的是,西洋使团需要的货物太多,东南拿不出那么多的商品。

东南各家商人把所有的存都翻遍了,结果也只凑到了一半多点。

随后东南的商人们挥舞着银子,到处开始了采购。

然而把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全都买遍了,缺口还是很大。

西洋使团也十分的着急,等着把大明精美的货物运回去,换成天量的财富呢。

没办法了,如今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只有加班加点地生产了。

可说起生产,又回到了一个最原始的问题上。

劳动力不足!

原本东南的商人虽然很渴望劳动力,但也没有那么迫切。

可是如今天大的利益就摆在面前,那些温尔雅的大人物们立刻失去了礼仪,拼了命地开始收拢劳动力。

于是在第一批的灾民还没有运抵之前,东南的第二批队伍已经出发了。

甚至生怕陕西方面效率太低,耽搁时间,他们还派了快马,八百里加急,换人不换马把消息传递了过去。

孙承宗在陕西组织移民的时候,其实是比较胆战心惊的。

那么多的人口迁移到了江南,万一和本地不相容怎么办?

抢了本地人的饭碗如何?

在那边活不下去怎么办?

结果还没等老先生担忧下去的,东南的信使来了。

人!

要人!

要更多人!

别跟我们提困难,也别跟我们提钱!

我们只要人!

一百万两白银和五十万石粮食的接收票据摆在孙承宗的面前,老先生也疯了。

于是陕西一地的灾民转移速度陡然加快了几分。

在东南的第二批队伍抵达西安的时候,孙承宗又组织了二十万的灾民,交付了过去。

只这两次,陕西一地就迁移走了三十万的灾民。

上到巡抚衙门,下到各府各县,全都感觉到赈灾的压力陡然一轻,似乎不是那么的艰难了。

直到这一刻,孙承宗终于对提出了全套计划的孟南贞彻底佩服起来。

他猛然想起不久前孟南贞托人转交给他的,关于陕西一地的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建议章。

这一段时间忙前忙后,他还没有顾得上看呢。

现在,孙承宗便如同最虔诚的学生一样,把孟南贞的章拿了出来。

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增加绿化,将传统的种植农业向经济农业转变的一系列建议,让孙承宗看的如痴如醉。

特别是孟南贞对于西北一地的环境恶化的分析,更是让孙承宗醍醐灌顶,也明白将来该怎么做了。

与此同时,第一批灾民已经被送到了东南。

这些人一到地方,就经过了统计。然后按照每个人的所长,迅速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

木匠、铁匠、工匠,有手艺的人最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