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狂血珠
章节报错
“回元丹成型!通过第三轮测试,林阳,从今日起,你便是我丹霞派外门弟子了。”叶长现在看林阳时,脸色不再是冷冰冰的,甚至有了淡淡的笑意。
“林阳,三日内持此玉牌到外门报到,莫要耽搁。”
叶长老给林阳丢去一块外门弟子的身份玉牌后,与马涛打过招呼,便随同铁长老离开了赤炎峰。
“林阳,先别急着去到外门报到,你先跟我回杂役峰。外门不比杂役峰,那里人多事多,其中有很多的规矩和注意事项,我得先告知你,免得你一个不小心便吃了大亏。”马涛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林阳通过杂役峰年考,杂役峰才不至于全军覆没,这让他长松一口气。
“掌峰有吩咐,林阳不敢不从,不过,我先得回去收拾收拾。”林阳低头拱手,行了一礼。
“那好,我便在杂役峰等你。”马涛点了点头,而后也大步离开了赤炎峰。
林阳其实也没什么收拾的,只不过是惦记着存放在小屋内的那些废丹。
在赤炎峰呆了数月,如今就要离开,林阳多少有几分不舍,他收拾好废丹后,将小屋的门轻轻掩上,他知道自己离去后,杂役峰很快就会有人前来接替。
他正准备离去,却猛然想起自己还遗留了一物,随即转身又进到了小屋内,在小屋内东翻翻,西找找,终于在屋中角落的柴草堆里找到所要寻找之物,正是那本《狂血霸体诀》。
林阳现在已经是八品巅峰的武者,随时可能踏入九品武者境界。一旦他近期成为九品武者,便能够修炼《狂血霸体诀》了。
那日,林阳刚翻开《狂血霸体诀》,看见修炼条件如此苛刻,他便直接将给扔掉了,其实他并不知晓中具体记载了什么内容。
“我便先看看这《狂血霸体诀》。”林阳现在大事已了,左右无事,他便翻开《狂血霸体诀》,仔细研读起来。
刚刚翻开第三页,林阳神情一震,他赫然看到一行字:武者九品只是体修的入门之境。
“体修?”林阳只听过元修,从未听过体修之说,而且九品武者只是体修的入门之境,如此言论对于林阳而言,可谓惊世骇俗。
林阳本就认为武者九品不会是武者的终点,如今他已经被《狂血霸体诀》给勾起了兴趣,他继续埋头研读,一口气将《狂血霸体诀》给通读了一遍。
“原来肉身强悍到了极致,竟然能如此厉害!”林阳彻底被中的记载给震撼震惊到了。
根据《狂血霸体诀》的阐述,人的肉身强悍到了极致,甚至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法外之人。体修修炼的是人的体魄,逃不开皮肉骨血和五脏六腑的锻炼。
体修也同样需要元脉,需要元脉吸收天地灵气转化为元力。不过,体修的元力不会贮藏在丹田中,而是散入四肢百骸当中,用以冲刷肉身,使肉身不断地增强。
体修的修炼方式也与元修不同,元修以静坐调息为主,而体修通常情况下,则需要辅以拳脚功法,这样便能更好地引导元力冲刷肉身。
体修修炼到一定境界,整个人便成为一件人形兵器,神鬼难挡。但是,体修相对元修而言,修炼速度很慢,能修炼至大成者寥寥,只有大毅力大恒心者方能在体修一途上有所成就。这也是为什么体修日渐寥落,甚至到了后来,在乾州几不可几。
但是,《狂血霸体诀》却另辟蹊径,它以炼血的方式来修炼体魄,通过炼化它者精血中的能量来增强自身的体魄,通常是元兽的精血。元兽精血中蕴含着强大的能量。不过,《狂血霸体诀》同样需要元脉,元兽精血中的能量不单狂暴无比,还有强大排异性,元脉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与转化作用。同样的,元脉数量越多,能够炼化入体的元兽精血也就越多。这也就是说,修炼《狂血霸体诀》,元脉资质越好,修炼的效果越佳。
《狂血霸体诀》同样属于体修功法,但是,它比寻常体修功法的修炼速度要快。只是,炼化元兽精血进行体魄修炼,有较大的风险性,因为有些元兽精血中蕴含的能量过于狂暴,若是炼化者的体魄较弱或者修炼不慎,极可能导致爆体,结果修炼不成反倒送了性命。与此同时,元兽的精血中不单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还隐藏着元兽的血脉印记,炼化的元兽精血越多,无形之中会吸收各种元兽的血脉印记。一旦体内累积的元兽血脉印记过多,很可能会对炼化者形成反噬,轻则神智受损,重则疯癫,甚至走火入魔。
“炼化元兽精血?这不是找死么!”林阳暗骂了一句,最弱的一级元兽,成年后,其实力也与凝元境后期的元修相当,要去炼化它们的精血,对此刻的林阳而言,无异于找死。
林阳摇了摇头,对于体修,他是感兴趣的,但《狂血霸体诀》这种无异于找死的体修方式,他有些难以接受。
若不是《狂血霸体诀》最后面一页的记载,他都有些怀疑此功法就是赤裸裸的胡言乱语。
在最后一页上有如此记载:修炼《狂血霸体诀》,需辅以狂血珠。狂血珠祭炼口诀:以血为引,以血为媒,……,万血同源,
以成霸体。在口诀的一旁,是相对应图绘手印。
“狂血珠?这是什么东西?”林阳摇头苦笑,修炼《狂血霸体诀》的要求实在太过严苛,先是需要不到二十岁的九品武者,现在又需要什么狂血珠。
“以血为引,以血为媒,……,万血同源,以成霸体。”林阳怀着探奇的心理,一边诵念狂血珠的祭炼口诀,一边演示着口诀旁的手印。
林阳只是好奇好玩,但他不知道的是,随着他的动作,离着小屋数十丈远的草窠里突然亮起了绿油油的光芒,而后,一颗散发着绿油油光芒的珠子从草窠里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