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买药的老头儿
章节报错
又下雪了。
一片接一片的白色碎屑从天空中飘落,大如鹅毛,没片刻地面上覆盖起薄薄的一层。人们惶惑不安,一边议论着,一边急匆匆回家,街上很快空****。
药铺济生堂的何掌柜站在门口,目视着飞舞的雪花喃喃说:“六月飞雪,今年已经是第三次,难道要天下大乱了?”他出神良久,又喊道:“当归,关上大门。”
一名十四五岁的小伙计跑了过来,将铺板一条条插好,正到最后一根时,一只手从身后探进空隙挡住:“掌柜的,抓几副药。”
来人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褐衣老者,身材消瘦,满脸皱纹,颌下短短的山羊须。
“照这上面抓十副。”
他递过一张纸:赤星五分,柴胡一钱,海钱子四分,黄芩二钱,大黄七分,天罗参两钱,甘草一钱半。
何掌柜看完方子后摇头:“对不住客官,您的药小铺没有,天罗参这种珍贵药材就是泸州府也不一定买得到。”
“那你只抓其余几样好了。”
“老先生,恐怕不妥吧?用药讲究君臣配伍,若有偏差会害人命的。况且瞧这个药方,天罗参是主药,万万少不得。”
这时,旁边的小伙计当归插话说:“病人可是中了邪、阴二毒?或者中邪毒时间过长导致体虚阳弱?如果大夫用天罗参是为了温补的话,或可换用其他药物——”
“闭嘴!在所有调和阴阳的药草中,天罗参位居第一,有什么可以代替?臭小子称了几年药,真以为自己成神医了,你还嫌闯的祸不够?”何掌柜怒喝。
天罗参生长在世间第二高山通天峰的火山口,因此具有独特药性,能够祛除其他药材中的毒性,减少副作用,又被称为“万灵药”。这个叫当归的小伙计却说可用其他药物代替,难怪何掌柜生气。
老者上下看当归几眼,转头对何掌柜说:“您多虑了,请照方抓药吧,出事绝不埋怨。我急着救人。”
何掌柜无奈同意:“好,请你在药方上注明,自愿去除‘天罗参’一味。”
老者微微一笑,提笔而写。
当归过去抓药,手艺很熟练,随便用手一捏,放到药戥子中称量,分毫不差。很快十副药抓好,他提着交给老者,送到店门口,欲言又止。何掌柜在旁边恶狠狠地瞪视。
老者说道:“掌柜,病人现在城外荒郊,因病情沉重无法移动,我又不会煎药,想请这位小哥过去帮忙。”说着掏出一小块银子递过。
何掌柜看着银子想一会儿,勉强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自当效劳。但在下有一言相劝,大黄等前五味药都是清热解毒的泻药,如无天罗参调和滋养,病人体虚的话恐怕受不了。当归,你跟老先生去煎药,绝不许自作主张,明白吗?”
当归答应,套了件袍子,从药柜下取出一个小医箱,随老者出门。纷扬的雪花还在洒落,城中了无人迹,一片静谧。
这里是楚江国西南边陲的桐梧县,一个数百户小城,荒僻贫穷,只有连接南门北门的一条青石路显出几分城市模样。
县城位于中州大陆的西南部,气候温暖潮湿,往年即便冬天也从未下过雪,更别说是六月份。当归生平第三次看见雪,前些日子已下过两次,不算大,落到地面后马上融化,而这一回,整个县城都变作银白色世界。他脚下踩着咯吱的积雪,东张西望,兴高采烈。
“你刚才说天罗参可用哪种药材代替?”老者打破雪中的寂静。
当归犹豫一下,答道:“离离草。”
“哦,那种滇南遍地可见的野草,怎能与灵药之首相比?”老者闻言转头,颇有兴致地看小伙计。
“天罗参号称万灵药,并非包治百病,主要是因为能中和各种药材的毒性。是药三分毒,再好的药也会对病人身体有损伤,天罗参乃天下奇草,生于极北之地的火山口,兼具阴阳二性和五行之气,与热药配则滋阴,与寒药配则温补,从而减轻药毒。你的药方里天罗参只是为了中和寒毒,其他功效用不上,所以可替换。但若用别的温补药,如红参,又会抵消黄芩等药的清热解毒作用,只有离离草最好。”
“离离草到处是,以前为什么从没有入药,难道是你第一个发现的?”
“当然不是。葛神仙的《本草图鉴》中说过,离离草味辛性燥,大毒,炮制祛除燥性后,可温养肺腑。但中没有说该如何炮制,后代名医曾试过蒸、烧、酒洗等各种办法,在去掉毒性的同时,药效也流失一大半,只好放弃。”
“呵呵,看来你找到办法了。”老者笑道。
当归有些得意,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将离离草放入瓷碗中封严,隔水加热,控制好火候,不能让水沸。一个时辰后,热毒全部蒸发凝结于碗盖,离离草便可以入药。封碗是为了防止水气冲淡药性。另外,水如果太热,有用的成分也会蒸发。”
老者称赞:“好办法,你的医术是掌柜传授么?”
当归的脸色一下子又黯淡,变得沮丧:“不是,何掌柜不许我学医,都是平时观察药方自己一个人瞎琢磨的,再就是看《本草图鉴》、《神丹妙方》等医。可是小城没几个病人,那些医又故意含糊其辞,唉——”
“故意含糊其辞?”
“是啊,葛神仙明知炮制离离草的方法,却不肯明说,不知是啥用心。若说有心藏私,其他药草又解说得十分详尽。还有,本草中说天罗参的主要功效是养正,这也与其他医不同。我想,他可能认为天罗参是靠增强病人的体质来抵抗药毒,而不是中和药毒。总之,本草里面有许多不可解的地方。”
老者蓦然止步,目光灼灼盯着小伙计,眼神似利剑穿透心底。当归害怕,情不自禁后退一步。老者转瞬间恢复常态,微笑道:“病人在不远处山上,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