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4000+章节,求订阅~)(第1/3页)
章节报错
“侯导的意思是想要让《恋恋红尘》在凤歌院线上映?”吴见夜终于知道侯孝苋为什么这么热情了。
“是的,在香江这段时间,我知道香江的几大院线中,只有凤歌院线有专门的艺片院线,吴导对于艺片的支持,让我们湾湾影坛十分佩服。”侯孝苋认真的说道。
吴见夜摆了摆手,露出矜持的笑容,“侯导太客气了,这样吧,等明天我给凤歌院线打个电话,到时候侯导直接去香江联系凤歌院线就可以了!”
“太谢谢吴导了!”侯孝苋露出激动的神情。
至于吴见夜吗,自然不是因为侯孝苋恭维了两句,就晕了脑袋,答应侯孝苋的请求了,现在香江商业片横行,真正优秀的艺片并不多,八家影院足够支撑起香江的艺片市场甚至还有富余。
如果有了湾湾的艺片加入,对于那八家影院,也是一个补充。
而且最重要的是,侯孝苋在湾湾的地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侯孝苋算得上湾湾影坛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与他交好也有利于其后凤歌娱乐的电影,同时也有利于随着湾湾电影的解禁,堂庭化的电影,在湾湾的上映。
至于现在侯孝苋对吴见夜表现出来的尊敬,一是因为侯孝苋之前在香江闹出来的动静,足以让所有的港台电影人对吴见夜产生一丝的敬畏,同时吴见夜所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让侯孝苋敬佩。
两人聊了一会电影上创作的事情后,侯孝苋感叹道:“可惜吴导不是香江导演,否则的话,如果《湾湾电影宣言》有吴导的签名肯定会更有影响力!”
《湾湾电影宣言》?
这份宣言是湾湾电影人对于“作者电影”的一次自我的争取。
195年,特吕弗明确了“作者电影”这个概念。
法兰西《电影手册》坐馆巴赞,195年大手一挥,直接发表言论:所谓作者论无非是把一个在其他艺术中被广泛承认的理论应用到电影上。直接确立了一批“作者电影”,把自己的队伍直接扩大。
左护法特吕弗、右护法戈达尔摇旗呐喊,顿时间吸引了一群“古惑电影人”,个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开始了自由创作之路,每一个都好似斗士一样,掀开了电影史上的“新浪潮”运动。
可以说,“作者论”的观点对于法国“新浪潮”电影以及各国现代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电影理论和划分也正式被他们忽悠出来。
自此,“作者电影论”成为了艺术片导演的圭臬。
他们认为一个导演对于一部影片占有的分量,应该与一个作家对自己占有的分量一样多。
这就是作者导演追寻的最主要的一点。
后世,很多影评人喜欢把姜芠规划在作者电影的范畴内,当然,姜芠本人并不太认同。但不可否认,他的电影确实有其独有的作者理念。
吴见夜对于所谓的作者电影其实是相当无感的,导演的自嗨,最终只会导致电影观众的不买账,强如姜芠,也只能将自己的这种自嗨无限压低,才能拍出来《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如果自嗨过了,他的电影就是《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这样的让观众看的,只会说卧槽牛逼,但是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的电影出来。
《湾湾电影宣言》也被称为《那一种电影宣言》。
对于华语电影,准确点说,对于港台艺电影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的湾湾电影宣言如果比较的话,很像是后世国内电影界,2003年的“七君子上”。
当然,面对的状况不一样,所图的要求也有所区分,但意义上却异曲同工!
也正是湾湾电影界搞出来一个《湾湾电影宣言》,也让商业性浓郁的港片就真的开始了对湾湾的市场全面占领。
湾湾的本土电影彻底的沦落成了自嗨的境界,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
“侯导等人大义,让人心生佩服!”但是吴见夜没必要跟侯孝苋说这些啊,更主要的是他也希望这份宣言能成。
侯孝苋露出一丝兴奋的表情:“我相信,有这么多真正的电影人的努力,一定会改变湾湾电影的现状。”
没错,确实会改变!
军教片减少,政治负担减少,政府干涉减少,能不改变吗?湾湾当局经营的院线也可以引入各类型电影,这种改变……意味着金钱.......
“这一次湾湾电影走到了华语电影的前面,国内电影人,香江电影人都应该向侯导等人学习。”吴见夜甩着不要钱的夸奖。
艺电影需要肯定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世界总需要一些人去对于常人难以触碰和体会的情感、思维去进行探讨,从而引发社会的反思。
但,本质上来讲,对于一个地区、国家的化产业,晦涩难懂的精英类学并不能抵抗住外来大众通俗化的入侵,回想一下我们的四大名著就该明白,通俗学影响力显然会更大,不然四大名著为何不是《易经》?
艺电影与商业电影本来就是扁担上的两端。好莱坞并非没有独立艺电影,但攻城拔寨所依靠的最终还是那些商业大片。